第一章 靜坐冥想
1.1 現在, 我們要解釋甚麼是瑜伽.
1.2 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
1.3 這樣, 知覺者便能還其本來面目.
1.4 否則, 我們便會認同於那些轉變.
1.5 那些轉變有五種, 痛苦的與不痛苦的:
1.6 知識 、 謬誤 、 幻想 、 睡眠和記憶.
1.7 知覺 、推論與親證都是知識.
1.8 錯誤的知識是謬誤, 不由實相而來.
1.9 字面的知識但沒有對象便是幻想.
1.10 覺醒的失去便產生睡眠.
1.11 那些經驗過的事物還殘存的便是記憶.
1.12 通過鍛練和不執著於物, 便能控制以上種種.
1.13 堅持不懈便是鍛鍊.
1.14 經過一段長時間, 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礎.
1.15 不執著便是對所見所聽之物, 毫無欲望.
1.16 由於知道了自己的真我, 對世上種種都無欲無求, 這便是最高的.
1.17 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與宇宙聯合而產生真理 、 明辨 、喜樂的知覺.
1.18 另一種冥想是由捨棄世俗和持久的鍛鍊達成, 可以消解那些舊的習性.
1.19 那些無分別的存有, 沒有了身體, 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
1.20 其他人則要經過信心 、發奮 、記憶 、靜慮 、智慧等階段.
1.21 有些人意願很強, 很快便可進入冥想.
1.22 由溫和到強烈的鍛鍊, 效果最好.
1.23 此亦可由對神的順服達到.
1.24 神的靈, 不受任何性質或行動所影響.
1.25 衪是所有知識的來源.
1.26 祂是古人, 以至於今人的導師.
1.27 祂的象徵便是那神聖的聲音 (AUM).
1.28 此聲應常念誦, 便可達到成功.
1.29 由它可達至宇宙的意識, 並使一切毫無障礙.
1.30 疾病 、 怠惰 、猶豫 、 疲弱 、物欲 、 謬見 、精神不集中 、注意力不穩定, 這些都是令意識分散的障礙.
1.31 此外還有憂慮 , 緊張 , 呼吸不勻等.
1.32 練習瑜伽可克服這一切.
1.33 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 、 仁愛 、 喜樂和平等心. 要平等對待快樂的與受苦的, 值得的和不值得的, 便能使意識純潔.
1.34 控制呼吸也能克服這一切.
1.35 精微的知覺產生最高的意識轉變, 使心靈平靜.
1.36 這是由於那超越的 、 內在的光.
1.37 亦由於意識控制了欲望.
1.38 亦由於對夢境和睡眠的知識.
1.39 亦由於靜坐冥想的鍛鍊.
1.40 那聯合由小至原子大至無限都能主宰.
1.41 真正的知見是知覺者 , 知覺的能力與被知覺者三者完全通透.
1.42 知覺者能像通過無疵的寶石來直觀對象.
1.43 真確的知識是能直觀對象.
1.44 同時思維有所轉化, 淨化了記憶, 使對象能在無思維的狀態下呈現.
1.45 精微的對象在無分別的情況下呈現.
1.46 以上的叫有種子的冥想.
1.47 但如果達到無分別心的冥想, 真我便呈現.
1.48 智慧便與真理合一.
1.49 此與言辭的推理截然不同.
1.50 這種由靜坐冥想而生的狀態會超越以前的思想智性.
1.51 這種控制一旦達成, 便達到無種子的冥想.